分享建站技术、优化技巧、营销资讯

索特科技带你领略最前沿的网络营销技术、资讯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Suoter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 浏览文章
  • 公司动态
  • 技术信息
  • 营销资讯
  • 基于互联网理念的网站建设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9年12月19日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全面引进信息化,“电子书包”、“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学习形式不断涌现,正改变着高校教育中传统受教育的模式。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该计划的提出对社会各行各业来说又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创新模式,其中作为教育行业,很多研究学者利用“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对课程改革进改革研究与创新。“互联网+”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领域、新形态的教育方式,其实质是在当今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条件下,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宗旨。通过改革,将“互联网+”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1《动态网站建设》课程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很多课程在教学手段上都有了很大变革,如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个黑板的教学模式演成了多媒体教学形式。但是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在教学手段做了改进,并没有从内容的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形式以及教师的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1.1 单纯的多媒体教学不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

    信息技术目前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已非常成熟,但很多的信息化教学只是将原来的传统教学变成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多数教师只是将多媒体作为传输的知识一种方式,因此出现了“照屏宣书“的现象,并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因此,目前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效果是甚微的。因此如何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研究热点问题。

    1.2 课程实践性较强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

    《动态网站建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习此门课程要有多门课程作为先驱课程,比如程序语言、数据库、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软件工程等课程。学生在学习前驱课程中,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等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学好《动态网站建设》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当今发达“互联网+”的教学理念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人才的培养任务。1。3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展现学生的全面能力在高校教学中,目前很多课程仍然采用笔试形式考核,但是作为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此时继续采用笔试进行考核,特别是针对应用型较强的课程,显然不合适。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课程考核的改革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设计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手段,便于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2“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从教师、学生、课程、知识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对传统教育重新演绎。

    2.1“互联网+”促进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宗旨的成熟

    在“互联网+”的教学理念的驱动下,学生必须要从“被动学”真正转变为为“主动学”,每一次课前要预习内容,课堂要带着任务学,课后要利用所有内容进行创造性学习,真正体现课堂“学生为主体”的地位。随着“互联网+”的教学理念的应用,要求教师要对传统教学形式进行转变,要具备“互联网+“思维[3],掌握相应的互联网使用技巧,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资源和通过互联网的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使教师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因此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宗旨。

    2.2“互联网+”促进了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每堂课的内容多,教师基本以讲授为主,即是教师为主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单一。在“互联网+“的教学理念下,新型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更加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微课堂“,以”任务驱动式“进行教学,因此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充分体现“互联网+“优势。

    2.3“互联网+“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诞生了很多新形式。从早期的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发展到今天以“MOOC“、”电子白板“、”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新型的教学形式。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地利用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基于互联网理念的网站建设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3 “互联网+”教学理念下的《动态网站建设》课程教学创新

    为了更好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和“互联网+“的教学理念的启发。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动态网站建设》课程授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并对该课程进行内容、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3.1 搭建MOOC平台,合理利用学生“课前“,”课中“,”课下“三个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如何上好一门课以及如何上好一堂课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核心的环节。《动态网站建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准备过程中,首先做好教学环节设计,在实际教学中采用“项目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成“课前”,“课中”,“课下”三个环节。所有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此处借助于“MOOC”平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并做好笔记。“课中”主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中”的集中的授课互动环节,布置思考题,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碎片时间继续通过“MOOC”等网络平台进行巩固,并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向。

    3.2 强化内容组织,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形式

    《动态网站建设》课程的学习要有多门课程作为先驱课程,比如程序语言、数据库、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软件工程等课程。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按照学生的知识需求分模块进行知识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第一,教材建设。为了适应“互联网+教学“模式,教材内容要以项目案例、任务驱动的形式为主。每一个项目的任务明确,简洁并且突出重点;精选案例,紧扣知识点。同时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将相应内容进行网络分享。

    第二,网站平台的建设。“互联网+“核心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动态网站建设》课程内容按照项目任务式教学进行编排。将每一个案例制作相应的视频,通过网站平台进行分享,让所有学生充分利用课下的碎片时间进行预习、复习和交流。

    第三,课程内容的改革。结合项目任务式教学,《动态网站建设》课程可以分为前台网页技术、动态网页技术、数据库以及综合项目四个大部分。每一个部分,以任务形式进行编排知识点,并且进行“微课“制作,从内容角度编排,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

    3.3 创新考核,制定多元化的考试标准

    《动态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技术策划并开发相应网站项目,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用项目案例式教学方法,因此在考核方面应加强应用型考核环节。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来计算的。因此改革后,在实际考核中引用了作品与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具体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占30%、作品占50%、答辩占20%,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该门课程进行学习、测试,并且这部分评价也可以纳入课程的平时成绩中。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本文提出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动态网站建设》课程进行具体的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尽可能大程度上的受益。通过本课程的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今后对其它课程的教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快速重构传统网站为响应式网站的方法研究
    下一篇:响应式网站建设的研究与应用
    联系方式
    沧州索特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邮箱:
    地址:河北沧州新华区交通大街41号422室
    Copyrght © 2023 Suo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9032556号-1   冀公网安备13090202000684号
    首页电话 短信 客服